專欄作家:裕禾泰資深分析師
文華(jaga) 2019/06/12
據統計從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消費物價指數(CPI),計算出自1913年負責美國貨幣政策的聯準會成立以上,1美元購買力歷經百年只剩5%,專家更估計到2023年下降至2.5%、2033年可能下降至1%的購買力,美國這百年期間經歷世界戰爭、經濟大蕭條、廢除金本位、次貸風暴、金融海嘯及2009-2013年期間量化寬鬆印鈔3.9兆美元以上等經濟因素。經濟專家說這些貨幣貶值是為經濟蓬勃發展及削減赤字,及促進全球經濟復甦所必須性。
另外美國債務問題,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面臨經濟陷入衰退,歐巴馬總統以增加財政赤字的方式推行福利政策,導致公共債務總額在其任期內增加10兆美元。2017年美國川普總統上台後,通過對企業和家庭減稅吸引製造業回歸刺激經濟。因此財政赤字問題加劇更嚴重。川普在任兩年內美國債務已突破22兆美元大關,相當於2018年度(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)支付利息高達5230億美元,平均每日支付14億美元。
目前美國國債已大過國內生產總值 GDP,這是南北戰爭、一次世界大戰、大蕭條與二次世界大戰都不曾發生過的事。照理說,美國國債大於GDP應該是要宣佈國家破產,但美國為何能支撐到現在,經濟專家說這是在於美元目前是國際結算中的強權領導地位,目前無人能取代之,也是說明了美元在這種債務大於GDP的氛圍下,就算國家不破產,美元也只會不斷貶值。
比特幣是在2009年美國量化寬鬆期間誕生(2009年1月3日),雖然比特幣不是國家貨幣,但全球100個國家以上認可為合法的財產、商品,其中德國、日本、白俄羅斯等多個國家,更視為不扣稅的合付支付、繳稅工具,這10年來比特幣在限量2100萬枚及挖礦難度增加,已上漲320萬倍,目前市值僅1500億美元,與失去金本位的8兆黃金市場價值相比仍相差53倍,比特幣是加密貨幣之王,擁有『數位黃金』稱號,具儲存價值、全球共識,是區塊鏈1.0代表,目前新一代的全球年輕人認為持有比特幣比持有黃金更有保值、更好支付使用,相信不用5年時間加密貨幣的全球共識凝聚至少達5億人口,而比特幣的市值將會達到黃金市值的十分之一,約1兆美元,每枚比特幣價格至少5萬美元,而5年期間萬物將逐漸代幣化,整個加密貨幣至少會有3兆美元以上的市場價值。
JAGA
專欄作家小檔案
先前工作擁有二十年專案管理及資訊工程建案資歷,在區塊鏈領域上除了實際參與比特幣、乙太幣、門羅幣等雲端挖礦,近二年內也參與投資如QSP等30餘個知名ICO及私募的經驗,對市場上ICO陷阱及詐騙有很深度體驗,目前全心致力於推廣BTC等優質幣種及研究區塊鏈產業的應用場景,衷心期待區塊鏈技術掀起另一次資訊革命。
